什么会影响贷款额度评估?

什么会影响贷款额度评估?

1.年龄;大多数银行产品年龄限制在23-55岁,更严苛的会在25到55岁,一小部分可以在18-60岁。逻辑很简单,年龄太小心智不成熟抗风险能力差,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都不好把控(万恶的校园贷);年龄超过55岁面临退休,最稳定的还款来源工资面临结束(插播一句:退休的客户或者没有工作的客户是极难申请到银行信用贷款的)

2.工作情况;主要是通过客户工作时间的长短和单位的性质来综合判断客户工作的稳定程度及潜力大小; 比如累计工龄较长或者本单位在职时间较长代表未来收入受影响的概率较小,从而推导出还款来源稳定,所以很多银行在客户本单位工作时间上有一些很细节的要求,比如累计工龄须要满一年、现单位工作时间需要满半年或者一年或者新单位公积金、社保基数要大于上一家单位等;关于工作单位的性质很大程度决定了客户未来的工资收入是否稳定甚至较快增长,比如公立教师医生以及公务员的稳定度是最强的,福利待遇也是较好的,以此类推大体上是世界/中国五百强或者沪深主板上市等知名大型企业员工 >国企(盈利能力堪忧的国企还有很多)>中小规模的私企。很重要的一点是很多性价比极高的信用贷款(先息后本随借随还利率<6%)基本只发放给前两类人群;

在这里还要引入一个禁入客群的概念,很多行业的从业者因为客观原因还款能力很差,所以银行直接一刀切的拒绝,比如因为工作环境危险(出租车司机、快递员等),工作潜力小(流水线工人或者服务行业服务员保安等),催收困难(现役军人,武警。催收要走军事法庭,银行的权益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及时保护),贷款用途难以约束(私企股东或者法人、担保公司小贷公司P2P公司房产中介)等原因将整个行业禁入。极端点如果某大型单位员工坏账率较高或公司本身经营风险较高,整个单位也会被某银行禁入(比如北京某交通集团、乐视网等)。

3.工资收入;工资收入是信贷最重要的还款来源,税后工资基本代表了一个人最稳定的可支配收入来源,所以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还款能力,为了简化流程,大部分银行会以公积金缴纳基数来推算收入(如果没有公积金可以用社保、税单或者直接用实际税后工资作为依据)。工资如果不缴税很难被认定为收入(报销收入、非公司对公账户转账等),公积金社保最好是本地缴纳,异地缴纳或者三方派遣,人力资源公司代缴也可能被银行政策排斥。

4.名下资产;名下有资产代表还款能力会优秀很多,资产主要是房产和保单。本人名下有全款房或者按揭房会被大部分银行作为优质客户的条件之一(配偶名下的话作用会弱化很多),小部分银行会有保单贷款,此产品利率较高更适合个体户。需要特别说明因为私家车更多的被当做消费品且大部分车辆保值能力堪忧,所以名下车辆很少会作为加分项,有车贷还会在负债情况上减分;其他资产比如股票、基金、存款等最多会被资产所在行认可,因难以证实真伪,其他行极难采纳。

5.负债情况;负债情况的信息90%会从详版征信报告上采集,负债情况要相对来看,简单说收入越高负债的承担能力就越强,不存在完全不看负债的银行产品(最多是房贷不算负债,信用卡负债不算,或者是一些优质的事业单位央企员工负债容忍度比较高或者追加担保人等),发放贷款是为了盈利,坏账是盈利的天敌,坏账率永远悬在信贷经理和各银行当家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具体来说各家银行都会确认确定一个收入负债比标准。很多客户容易忽略以下几点;一是信用卡使用额度也是负债的一种,信用卡使用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都不要太高,信用卡的总张数也不要太多(信用卡使用本质也是一种借贷关系,信用卡套现是违法行为);二是小贷和网贷,如果不是必须,请谨慎使用,一些银行很排除客人征信上有类似记录,银行会觉得是不是客户有哪些硬伤才会放弃正规银行贷款而使用额度更小利息更高的网贷?不过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善,比如支付宝借呗和微信微粒贷就被越来越多的银行认可,三是担保,他人担保的贷款也会体现在自己的征信上,所以如果不是至亲不建议担保。

6.查询次数;每家银行都会通过查询次数来约束客人多头借贷的情况,一个人负债上限受查询次数和还款能力的双重限制,不建议对自己情况不了解,对银行产品不了解的情况下贸然申请贷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