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搞教育,真的是浪费吗?

金融人搞教育,真的是浪费吗?

作为一名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不从事金融领域,真的是在浪费资源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非也。我们常说,要关注细节,但是你怎么就认为你所看到的就是细节呢?就比如,我在认真的思考,构想全局,你偏要说我发呆,那我能怎么说呢?

01

标准化的价值

2019年的实习期,我进入一家著名教育集团,成为了一名课程顾问和储备店长。从本质上来说,这份职业的性质就是销售。在外人看来,我就是一个每天为了月度业绩不停招生的工作人,除了招生,还要负责门店的拓展、家长的咨询和课程的反馈。对我来说,我很好奇为什么门店能够在一年时间里扩展上百家,学员课次达上万次,这个增长量是比较大的。同时,这个子品牌专门服务于三四线城市,那么如何让三四线城市的家长负担起一二线城市的教学费用呢?

在三个月的实习期内,我从一名课程顾问转型到了储备店长,业绩名列前茅。对于上述两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谈到金融学、经济学和管理学里面的概念。

门店的扩张要在短时期内达到较大的数量,且不用特别大的成本,我们必须得进行标准化,包括制度标准化、体系标准化、招生标准化、门店标准化和服务标准化等,这样才能够保证低成本高覆盖。就拿门店标准化,所有的门店都是一模一样的,装修时采用的图纸都是一比一复制的。我在深入考察一家上市机构时,发现他们的任课老师上课形式都是一比一复制的,这样即使人员的流动都不会影响正常的营业,这样才能够在短时期内产生大规模的覆盖量。其次,三四线城市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对于教育的认知,有着极速的发展。我做过一个调查,让家长说出较有名的辅导机构,某方就占前三。

只有了解其内部的机理,才能够判断今后将上市的条件,从而了解整个国内的教培行业的现状。同时,其营业利润是非常可观的,这个属于保密信息,我就不公开的聊这个话题了。

02

行业监管的漏洞

下半年,我决定要继续进入高校进修。既然是我的决定,我想自己能够独立承担这一份决定,不想让父母在我的教育上增加费用支出,我就临近选择了一份职业。同样的,我依旧选择了教育行业,担任一名任课老师,我想考察民营教培行业的现状,考察他们的融资模式。

其中,现在的教培行业真的是鱼龙混杂,很多教培行业仍处在一种边缘状态。如果是一个正规的教培行业,你应该看到他需要两本证书。一本是营业执照,由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管理。另外一本是教育局颁发的证书,由教育局进行管理认证。但是,我们仔细去看,绝大多数的教培行业只拿到了营业执照,没有达到教育局所颁发证书的资质。在现实管理中,我们会发现“擦边球”行为常常出现,教培行业在边缘地带疯狂地扩张和牟利,缺乏统一的管理条例,这是不是一种变相的“囚徒困境”呢?

那么,我为什么要了解一个行业呢?为了学术?为了科研?我想,并不是,而是为了今后的工作需要。我认为,今后的教育行业依旧是一个数量多、体积大和动能充足的行业。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互联网+教育”和“AI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的兴起,为后续该行业的审计、IPO上市和法律监管等提出了挑战。

作者/  Dr.Chen

忠于一件你所热爱的事情,同时将自己的专业所学运用到这份职业上,你会得到较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我想,即使为了科研,认准一个点,不要太贪心,持续的研究下去,终会有成果的。

相关推荐